-
-
2024-02-20 15:10
涂料产品常用检测标准汇总
涂料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工业防护涂料、船舶漆产品,常用检测标准有多个。
- 简介
- 图文
- 聊天

涂料检测标准汇总。
白度及其测试方法简介
白度,顾名思义是物体表面含白色的程度,其定义为光谱反射比为100%的理想表面的白度为100度,光谱反射比为零的绝对黑表面的白度为零度。常用的白度公式为甘茨白度公式(CIE1982白度评价公式)、亨特(Hunter)白度等。
在实际生产中,常见的白度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色法,就是把持测样品与白度已知的标准样进行比较。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白度测量仪器来测量,仪器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白度计算公式,测量时仪器根据使用者的设定选用相应的白度公式自动进行计算,直接输出白度值。这种方法因评价条件客观,所以评价结果客观。
在涂料行业领域主要使用GB/T 5950-2008《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测量白度,主要是白色建筑涂料等,对于钛白粉、硫化锌、立德粉和锌白等白色颜料则使用GB/T 5211.20-1999《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 色度法》制备好试样测量白度。
GB/T 17749-2008《白度的表示方法》中白度为定义表征物体色白的程度,白度值越大,测白色程度越大。白度仪利用积分球实现绝对光谱漫反射率的测量,从而实现白度的测量。白度仪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白度,适用于纺织品、印染、化纤、塑料、瓷土、滑石粉、白水泥、涂料、陶瓷、搪瓷、纸张、纸浆等需对产品白度进行测定的部门。
涂料闪点及标准简介
涂料一般有四种基本成分:成膜物质(树脂)、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成膜物质是涂膜的主要成分,包括油脂、油脂加工产品、纤维素衍生物、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溶剂包括烃类溶剂(矿物油精、煤油、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醇类、醚类、酮类和酯类物质等。
一、闪点的定义
涂料的闪点是表征涂料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混合,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表示了试样的蒸发倾向和受热后的稳定性,是材料或制品贮存、运输及使用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闪点高的材料或制品不易起火引起火灾;闪点低的材料在生产、贮藏、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就越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贮运时需注意安全。
二、易燃液体闪点的分类
涂料的闪点高低是由涂料中的溶剂来决定的。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仓库储存物品按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戌五类,其中对燃烧性液体按闪点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液体指闪点<28℃的液体,乙类液体指闪点≥28℃至<60℃的液体,丙类液体指闪点≥60℃的液体。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对易燃液体也按闪点、初沸点分类。GB 50160—2008(2018修订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分类也是已闪点界定。具体差别详见下表,以供比较。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燃烧性液体的进行分类
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对易燃液体的进行分类
GB 50160-2008(2018修订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进行分类
在2015版危化品目录中明确规定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油漆、辅助材料、涂料等制品[闭杯闪点≤60℃]属于危化品。闪点高于35℃,但不超过60℃的液体如果在持续燃烧性试验中得到否定结果,则可将其视为非易燃液体,不作为易燃液体管理。水性涂料的溶剂为水不易燃烧,不符合上述条件,不属于危化品。一般闪点≥60(闭口)的涂料产品可称为高闪点涂料,此类产品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对非危化品鉴定的要求,属于非危险化学品,可按照一般化学品存储及运输。相对而言,高闪点涂料比普通涂料在安全性能上优势更加明显,特别从防火角度考虑,闪点越高,越不容易着火,自然安全性能越好。
通过添加高闪点低沸点溶剂如甲苯、高芳烃等或不燃液体来提高闪点。高闪点涂料比普通涂料在安全性能上优势更加明显,特别从防火角度考虑,闪点越高,越不容易着火。
涂层硬度及标准简介
涂层硬度与涂料品种及涂层的固化程度有关。油性漆及醇酸树脂漆的涂层硬度较低,而合成树脂漆的硬度较高。在一些固化剂固化型的涂料中,涂层硬度还与固化剂的使用量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提高固化剂的比例,涂层的硬度增加,与此同时,涂层的柔韧性、耐冲击性等性能则随之下降,此外,涂层的固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其硬度值,即硬度由小到大是涂层在干燥过程中时间的函数,完全干燥的涂层才具有其特定的最高硬度。一些自干型涂料若能在适当的温度烘烤,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层硬度。
关于涂层硬度的测试,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有:GB/T 6739-2022《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1730-2007《色漆和清漆 摆杆阻尼试验》、GB/T 9275-2008 《色漆和清漆 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
不同涂料密度测试方法的优劣势
涂料有多种不同的状态,对于不同状态的样品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密度测试方法。对于液体涂料而言,多采用GB/T6750—2007所规定的比重杯法,压力杯法可做为比重杯法的补充。对于粉末涂料,气体置换法和液体置换法都有较多的应用,前者测试结果相对较为准确,但是设备复杂且对人员要求较高;后者测试结果虽然没有前者准确,但是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仍然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对于干涂层的密度,多按照GB/T9272—2007规定方法进行,对于本身就是涂膜的样品,可采用阿基米德法测试其密度,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对应的标准。密度对于涂料生产、质控及施工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故要针对样品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期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从而保证涂料生产和应用的正常进行。
干涂层密度的测定方法及相关标准
如果样品是干涂层或者液体样品需要测干涂层的密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液体样品干涂层密度测试
对于液体涂料,首先将涂料涂覆在底材上,该底材在测试之前已经分别在空气及浸渍液(一般选择水)中称过质量,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出底材的体积。
干涂层密度测试
对于干涂层样品,可选用该方法进行。首先将涂层剥离下来,并称其质量,然后将其用细丝或者丝网固定,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干涂层的体积,该涂层的质量除以体积即为其密度。对于液体涂料也可按该方法进行,只不过首先要将液体涂料制成干涂层,制备时可以按照实际施工用量,施涂在聚四氟乙烯板上,以便于剥离。该方法相较与上一个方法,操作较为简单,省去了称量受漆器的过程,只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标准。
粉末涂料密度测试方法及相关标准
粉末涂料密度的测试相对复杂。由于粉末涂料是固体颗粒,每个颗粒自身会有孔隙,同时在堆积时颗粒之间也会有间隙。粉末涂料在测试密度时,通常将这部分空隙除去,得到样品的真体积,样品的质量除以真体积即为样品的真密度。粉末涂料密度测试的关键是测试其真体积,目前有两种方法,即气体置换法和液体置换法。
粉末涂料密度测试的相关标准见图。
液体涂料密度的测试方法及相关标准
涂料根据其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液体涂料、粉末涂料和干涂层,对于每种类型的涂料而言,密度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在对涂料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密度会参与到诸多其他指标(如VOC含量、体积固体含量等)的计算中去,密度测试值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判定,这一点在液体涂料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并且密度也是表征涂料质量与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粉末涂料,密度会直接影响到其施工和成膜状况及成本控制;对于干涂层,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涂层的致密度,从而可以据此对涂膜的成膜状况及后期的应用状况进行评估。因此涂料密度测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每种类型的涂料均有不同的表征方法。
液体涂料密度的测试方法有比重杯法、落球法、振动法、压力杯法及比重计法等5种。
液体涂料密度测试的相关标准见图。
涂料产品检测标准
涂料产品检测标准
醇酸树脂涂料
检测标准:GB/T 25251-2010
详细项目:在容器中状态、原漆颜色、流出时间、细度、遮盖力、不挥发物含量、结皮性、施工性、重涂适应性、干燥时间、与面漆的适应性、漆膜外观、打磨性、光泽、硬度、弯曲试验、划格试验、回粘性、渗色性、耐挥发性油、耐盐水性、耐酸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检测标准:QC/T 484-1999
详细项目:在容器中状态、施工性、低温稳定性、漆膜外观、干燥时间、耐碱性(48h)、耐水性(96h)、抗泛盐碱性、透水性、对比率、耐洗刷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耐玷污性、涂层耐温变性、与下道涂层的适应性
汽车油漆涂层
检测标准:GB/T 9755-2014
详细项目:漆膜外观、漆膜光泽、漆膜厚度、冲击强度、弹性、硬度、附着力、耐碱性、耐酸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汽油性、耐机油性、耐温变性
船壳漆
检测标准:GB/T 6745-2008
详细项目:涂膜外观、细度、不挥发物含量、干燥时间、耐冲击性、柔韧性、光泽、附着力、耐盐水性、耐盐雾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涂料检测项目--腐蚀试验、物理性能测试
腐蚀试验项目
盐雾试验
测试标准:GB/T 1771-2007、GB/T 10125-2012、GB/T 2423.17-2008、ISO 9227-2012、ASTM B117-2011、GB/T 13448-2006、Clause 18、IEC 60068-2-11:1981,COR.1-1999
测试内容: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项目
漆膜厚度
测试标准:ASTM D7091-12、GB/T 13452.2:2008 方法6B/7C/7D、ISO 2808-2007 Method 6B/7C/7D
测试内容:显微法和磁通法测试漆膜厚度
漆膜附着力
测试标准:GB/T 9286-98、GB/T 5210-2006 条款9.4.2、ISO 2409-2013、ISO 16276-2:2007、ISO 4624-2002 Clause 9.4.2、ASTM D4541-09e1 Method C/E、ASTM D3359-09e2 Method A/B、AS/NZS 1580.408.4-2004
测试内容:拉开法和划格法附着力测试
铅笔硬度
测试标准:GB/T 6739-2006、ISO 15184-2012、ASTM D3363-05(2011)e2、JIS K5600-5-4:1999
测试内容:漆膜铅笔硬度测试
漆膜冲击测试
测试标准:GB/T 1732-1993
测试内容:漆膜耐冲击测试
漆膜耐磨性
测试标准:GB/T 23989-2009方法A、ISO 7784-1:1997、ISO 7784-2:1997、ASTM D4060-10、ASTM D6037-13e1、Method A、GB/T 1768-2006、QB/T 2537-2001
测试内容:旋转法和线性耐磨性测试
漆膜柔韧性
测试标准:GB/T 1731-93、GB/T 6742-2007、ISO 1519-2011
测试内容:漆膜柔韧性测试
密度
测试标准:GB/T 6750-2007(比重瓶法)、ISO 2811-1-2011(比重瓶法)、ASTM D1475-2013(比重瓶法)
测试内容:涂料的比重瓶法密度测试
粘度
测试标准:ASTM D2196-10 Method A、GB/T 2794-2013、GB/T 7193-2008(旋转粘度计法)
测试内容:涂料的旋转粘度测试
涂料检测项目-光照老化试验、温湿度环境老化
光照老化试验项目
氙灯老化
测试标准:GB/T 14522-2008、GB/T 1865-2009、GB/T 16422.2-2014
测试内容: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紫外老化
测试标准:ISO 16474-3:2013、ASTM G154-16、GB/T 16422.3-2014等
测试内容: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温湿度环境老化项目
高温老化
测试标准:GB/T 1735-2009、GB/T 7141-2008 Method B等
测试内容:热空气暴露试验
低温测试
测试标准:客户提供
测试内容:耐低温试验
湿热测试
测试标准:GB/T 1740-2007、ISO 4611-2010、GB/T 12000-2003
测试内容:湿热环境暴露测试
耐水性测试
测试标准:GB 1733-1993、ASTM D 870-09、GB/T 5209-85、ISO 2812-2:2007
测试内容:水浴浸泡测试
水雾测试
测试标准:ASTM D1735-14、ISO 4611-2010、GB/T 12000-2003
测试内容:水雾环境暴露试验
冷凝测试
测试标准:ISO 6270-1:1998、ISO 6270-2:2017、GB/T 13893-2008、ASTM D4585/D4585M-13、ISO 11503:1995、ASTM D2247-2011
测试内容:高湿环境冷凝测试



照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