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3 10:30
水性涂料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
水性涂料在环保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应用在多个领域。但是在涂装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涂膜缺陷。本文整理了不同的缺陷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 简介
- 图文
- 聊天
水性涂料在环保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应用在多个领域。但是在涂装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涂膜缺陷。本文整理了不同的缺陷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渗色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渗色
底层漆上涂覆面漆后,底层漆的颜色由于面溱溶剂的作用渗透于表面使漆膜呈现出不正当的色差或变色,这种现象称为“滲色”,多数面漆色浅,底漆色深时容易出现。
产生原因
底面颜色搭配不当;底漆中的有机颜料耐溶剂性差,未做封闭或隔离处理;“湿碰湿”施工时,底漆和面漆中的助溶剂溶解力不合适;“水底油面”配套施工时,面漆中溶剂的溶解力太强。
解决方案
底面颜色应搭配得当;选择好的或耐溶剂性颜料,对一些易产生渗色的涂料应进行封闭;调节底漆、面漆的助溶剂体系,使面漆溶解力小于底漆;更换“油面”所用的稀释剂。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失光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失光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失光是指有光泽的漆膜,在固化成膜后没有光泽或光泽不足的现象;二是涂膜经很短的时间,光泽减退消失的现象,又叫倒光。
产生原因
被涂物面粗糙多孔,吸油量大,或底材平整度不够或底涂层粗糙不平整;漆膜太薄,未能完全遮盖底材或有漆雾,漆膜不平整;漆膜未完全干透,漆膜发白导致光泽低;抛光的涂装,未充分干燥即打磨抛光,或抛光蜡太粗;涂料中树脂之间、树脂与助剂之间混溶性差,涂膜雾浊而失光。
解决方案
选择好板材,或先刷1~2遍封闭漆封闭木眼,刮腻子填补缝隙,并打磨平整;控制适当的涂料黏度,以正确的方法喷涂适量漆液;控制环境条件,正确施工,避免发白现象;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才可进行抛光,并选择蜡的细度;调整涂料中各组分间的相容性,双组分产品严格按照施工指导进行。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发白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发白
涂膜干后返白失光或产生无光斑点的现象称为发白,涂膜成雾状不能获得预期的透明度。
产生原因
涂装环境湿度大,漆膜中水分未完全挥发出来;一次涂装太厚,底层漆膜中含有的水分;基材含水率高,水分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双组分产品,固化交联速度太快,将部分水分封闭在漆膜中。
解决方案
避免在湿度高时施工,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通风或升温;遵循“薄涂多道”的原则,每道之间保证足够的干燥时间: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控制基材含水率;调整固化剂的用量或者调整涂料的挥发速率;出现漆膜发白时,可采取烘干等手段保证漆膜完全干透;有时,漆膜发白不可恢复,则需打磨掉重新涂装。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剥皮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剥皮
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其下涂层,出现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或者涂层完全脱高底材的现象,叫剥皮,也称为脱落或脱皮。脱落之前往往出现龟裂脆化而小片脱落,称为鱗片剥落或皮壳剥落;有时也发生卷皮而使涂膜成张脱落,其中上涂层与底层之间的脱落称为层间剥落。
产生原因
①基材处理不当:如木材表面未经打磨或未经有效的封闭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面漆的油分被其吸收而造成脱落;基材表面沾有油污或锈层处理不到位或打磨粗糙度不够,导致附着力损失。
②底、面漆不配套;或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底层面层收缩率不一致;或底漆太坚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经打磨就直接涂装面漆,从而影响层间附着力。
③漆膜与基材或底漆的附着力不够导致的脱离,可能是硅类助剂或表活添加过多,影响树脂交联和界面表张差。
解决方案
①基材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底漆须干透后并经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锈层或其他污物彻底清除并打磨至要求粗糙度,以增加附着力。
②多层涂装时,合理匹配底漆、面漆,増强底面漆的配套性,在施工工艺中采用“过渡层”施工法或“湿碰湿”工艺。
③如涂膜整张脱皮,应铲去该涂膜,重新涂装。对局部出现弊病的涂膜,可酌情修补后,方可再统涂面漆。
④减少硅类助剂和表活的添加量。
涂料出现流动和流平缺陷,该怎么解决?
涂料的主要要功能是装饰和防护,如果出现流动和流平缺陷,不仅影响外观,同时也有损防护功能。如形成缩孔造成漆膜厚度不够、形成针孔会导致漆膜的不连续性,这些都会降低漆膜的防护性。
涂料在施工和成膜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及涂料本身的性质,将显著影响涂料的流动和流平。
涂料施工后,会出现新的界面,一般情况下为涂料与底材之间的液/固界面和涂料与空气之间的液/气界面。如果涂料与底材之间的液/固界面的界面张力高于底材的临界表面张力,涂料就无法在底材上铺展,自然就会产生鱼眼、缩孔等流平缺陷。
漆膜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会导致在漆膜表面与内部之间产生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差,这些差异进而导致产生漆膜内部的湍流运动,形成所谓Benard旋涡。Benard旋涡会导致产生桔皮;在含不止一种颜料的体系,如果颜料粒子的运动性存在一定差异,Benard旋涡还很可能导致浮色和发花,垂直面施工会导致丝纹。
漆膜的干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不溶性的胶粒,不溶性胶粒的产生会导致形成表面张力梯度,在漆膜中经常导致缩孔的产生。例如,在交联固化型体系中,配方含有不止一种树脂,在漆膜的干燥过程中,随着溶剂的挥发,溶解性较差的树脂就可能形成不溶性胶粒。另外,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配方中,如果表面活性剂与体系不相容,或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溶剂的挥发,其浓度发生变化导致溶解性发生变化,形成不相容的液滴,也会形成表面张力差。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缩孔的产生。
涂料在施工和成膜过程中,如果存在外界的污染物,也可能会导致缩孔、鱼眼等流平缺陷。这些污染物通常是来自空气、施工工具和底材的油污、尘埃、漆雾、水汽等。
涂料本身的性质,如施工粘度、干燥时间等,也会对漆膜的最终流平产生显著影响。过高的施工粘度和过短的干燥时间,通常会产生流平不良的表面。
因此,必须通过添加流平剂,通过对涂料在施工和成膜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及涂料性质进行调整,帮助涂料获得一个良好的流平。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回黏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回黏
涂料干燥成膜后,仍有黏指的现象,称返黏。产品在包装后,涂层面有包装材料的黏附痕迹。
产生原因
①施工时漆膜太厚,底层长期没有干燥机会;或在底漆未干透前就涂上了面漆,影响漆的干燥,形成返黏。
②涂层表面被污染:涂装表面处理不净,如物面有油污,施工环境周围存在有害气体,脱漆剂中的蜡质或溶剂中杂质未完全除尽,木质中松脂渗入漆膜,都会使漆膜发黏。
③涂料质量问题:如配方中采用了挥发性差的溶剂或慢干剂添加过多;催干剂调配不当、用量不足或超量都会影响干性;双组分涂料中
固化剂添加量不足,涂膜硬度不够;选择树脂干性不够或乳液玻璃化温度低。
④漆膜未完全干燥前就包装,挥发物(部分溶剂)封闭在包装内,软化漆膜。
解决方案
厚涂时,遵循“薄涂多道”的原则,湿碰湿工艺施工时,保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延长干燥时间;彻底清理干浄基材,按照工艺要求涂刷封闭底漆;调整涂料配方,确保涂料质量;包装前,确保涂料已完全干燥至可包装的程度,尤其是密封的包装。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流挂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流挂
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涂膜厚薄不均的现象叫做流挂。流挂多出现于垂直面或棱角处。一般出现在垂直面的为垂幕状流挂,出现在棱角处的为泪痕状流挂。
产生原因
①基材过于光滑或施工表面处理不彻底,有残留油污,而涂料不在油污等低表面张力的基材上铺展,造成涂料局部堆积才产生的流挂。
②涂料施工的黏度偏低或稀释过量,使黏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而下坠流淌。
③一次性喷涂过多或走枪速度太慢,涂层太厚。
④涂料本身过于慢干或施工现场相对湿度太高、温度过低造成涂料干燥过慢。
⑤采用湿碰湿工艺喷涂时,间隔时间太短。
⑥喷枪保养不良,喷针孔道被堵塞或过于磨损,造成喷出的图形不均;空气压力不够或忽高忽低,使涂料喷涂流量无法控制与空气压力成比例,造成喷涂不均匀;喷涂时,操作角度和距离不对,喷涂压力低于工艺范围,而喷枪口径过大,使涂料涂布不均匀。
⑦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漆时蘸漆太多,刷漆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消。
解决方案
①彻底清理干净被涂表面的磨屑、油等杂物;对于光滑的旧涂层上润湿性差,要对其进行打磨。
②格控制涂料的施工黏度。
③纠正操作手法,采用正确的喷涂方法,将喷枪调节适当,一切按作业标准操作,调整喷涂量,特别侧面操作时,不可一次性喷涂过厚保证喷枪与工件要垂直,距离恒定;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一致,避免对工件直接开枪和折返:喷枪压力与口径应能满足工艺的要求等。
④根据季节气候,调整配方控制干燥速度;控制作业现场的温度、相对湿度,添加强制性烘干装置,缩短干燥时间。
⑤湿碰湿工艺施工时,保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二道喷涂应有足够的闪干时间,随着喷涂的次数的增加,闪干的时间增加。
⑥安排专人保养喷涂工具,确保工具的良好作业状态:添加压缩空气储存装置,控制并固定压缩空气气压。
⑦根据涂料黏度不同,选用适当的工具,一般低黏度的选用软的长毛滚筒。黏稠的选用硬、短毛辊简。并且随要均匀、适量;刷涂时,用力制匀,先竖刷,后横刷,不要横涂乱抹。
⑧当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个边或一个面部分漆有流挂时,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漆铲掉,重新涂装。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颗/粒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颗/粒
涂膜中颗粒较多,颗粒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手感粗糙、不光滑。
产生原因
①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②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变粗糙。
③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颿落于涂料中,有灰尘、砂粒等杂物混入涂料中,或刷涂工具粘有杂物。
④涂料体系不稳定出现颜料反粗。
⑤固化剂使用不当,两组分相容性差,或使用前未充分搅拌均匀或过滤引起颗粒。
解决方案
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刷涂涂料;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应静置10~20min,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涂料调配好后,必须经过滤布过滤,以除去杂物,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的漆膜要防尘土污染;及时纠正喷涂手法,尽量避免超喷现象;合理调配两组分的相容性,应按比例调配,使用前应搅拌均匀;涂膜表面已产生粗糙现象,可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橘皮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橘皮
漆膜表面有比较均匀的不露底的圆坑,涂膜表面不平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好似橘皮。
产生原因
①工现场温度太高,作业环境有风,且风速过大,涂料喷涂后,表干过快,来不及流平。
②工件表面温度高,或烘房温度太高或过早进入烘箱,使涂料成膜快而不能及时流平。
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或涂层之间的搭配不良,影响涂料流平性。
④施工时黏度过大或一次性喷涂过多,涂料舒展流平慢。
⑤喷涂距离太远,空气压力不足;或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够,涂料雾化不好;喷涂距离太近,空气压力过大,高气压粒子撞击,造成漆膜不平整;喷枪口径小,与工件距离不合适,造成漆雾粒子大,影响了漆的流平。
⑥涂料的黏度过高,或涂料表干太快;使用前没有充分搅拌,涂料与未充分混合均匀。
解决方案
不宜在高温,风速过大的环境中施工;控制工件温度,改善现场温度,降低烘道温度,加长流平时间;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合理搭配底面漆,涂层之间的研磨要平滑,多次喷涂时,要确保底层涂料充分干燥;调低黏度喷涂,减少一次性喷涂量,薄涂多道;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调整好喷涂距离,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宜;调整配方,控制合适黏度,使用前须经充分搅拌,促使涂料充分混合,增加涂料流平性;已有橘皮漆膜,需用细砂纸将痕迹磨平,除去灰尘后再喷涂一道面漆。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咬底
水性涂料缺陷解决方案-咬底
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发生这种情况时,涂层出现膨胀、移位、收缩、发皱、鼓起,甚至失去附着力而脱落。
产生原因
①底漆未完全干燥或底漆为氧化交联型或双组分固化型,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将底漆溶解软化,导致底漆被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②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③底漆、面漆不配套,面漆的溶剂溶解力太强。
④在高温情况下,一次性喷涂过量,使涂层无法彻底干燥,进行上涂时又强制性干燥
解决方案
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或反应完成后,再刷涂面层涂料;刷涂面漆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避免一次性喷涂过量,并且涂层间应充分干燥,避免在异常高温下涂装;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刷涂。
照片
视频